健资科技 ST运盛卖资产拼凑出盈利业绩 但成本和资金压力仍在

用户投稿 27 0

ST运盛卖资产拼凑出盈利业绩 但成本和资金压力仍在

从房地产转型医疗领域的*ST运盛(600767.SH)通过出售资产拼凑业绩,即将摘星脱帽,但主营业务持续亏损显示公司转型成效并不突出,且面临一定压力。

根据年报,去年*ST运盛实现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达两成;实现净利润0.43亿元,在连续两年亏损后扭亏为盈。公司还表示截至去年底公司可供分配净利润为-1.17亿元,故仍不分红,这是其自1996年上市以来连续第22年未分红。

净利润扭亏将使得这家已披星戴帽近一年的公司不用再面临暂停上市的可能,公司因此也申请撤销公司股票退市风险警示。

但*ST运盛实现扭亏并非依赖于主营业务,而是依靠公司出售资产拼凑业绩而来。在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仍为亏损的情况下,*ST运盛在进入下半年后先后高溢价出售三处资产,合计共取得近1.27亿元的现金,比去年全年的营业收入还高。

健资科技 ST运盛卖资产拼凑出盈利业绩 但成本和资金压力仍在

健资科技 ST运盛卖资产拼凑出盈利业绩 但成本和资金压力仍在

*ST运盛在对上交所有关问询的回复中表示:“加快对这些不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地产类资产处置力度以回笼资金,是公司加快业务转型的切实需要……不存在利润调节的必要性和意图。”但毫无疑问,出售这些资产的确为公司带来了好处。

根据年报披露的信息,*ST运盛去年通过出售两家全资子公司获得投资收益近0.56亿元,通过出售两层房屋获得资产处置收益达0.25亿元。这也直接将公司去年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由负值推高至约0.78亿元,公司净利润实现扭亏,避免了退市。

然而,*ST运盛的主营业务净利润却依旧处于亏损状态。年报显示,去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近0.35亿元。这已经是公司该指标连续第三年亏损,显示公司转型多年成效并不突出,公司也因此申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ST运盛的全称是运盛(上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前于2015年由主要经营房地产业务的运盛(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而来。从2013年开始,公司就在积极谋划战略转型,但万事开头难,业务布局屡遭不顺,公司先后筹划的两次向医疗领域进军的重大资产重组均宣告失败,直到2014年10月通过收购上海融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融达信息)才算真正是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该公司日后也成为*ST运盛医疗业务的核心。

但在*ST运盛并未完全退出房地产行业,医疗业务布局又稍显缓慢的情况下,公司业绩呈现出较大波动,净利润也出现连续两年亏损的状况,而主营业务已连续三年未能盈利。

这主要受公司总成本高企的影响,2015年至2017年公司总成本持续高于公司营收。具体到去年来看,公司总成本近1.56亿元,基本与上年持平,但高于公司1.13亿元的营收。成本明细中,去年三费均出现下降,但营业成本的较高增长和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使得公司依旧处于亏损困境。

年报显示,去年*ST运盛营业成本同比增长近56%,远高于公司收入增速,这直接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10.32个百分点至60.76%,公司成本压力突出。

从具体业务来看,公司去年房地产业务和医疗业务分别实现26%、19%的收入增长,但是由于公司加大房地产开发,以及医疗产品研发、人工和采购成本持续增加导致二者营业成本分别增长240%、39%,盈利能力亦出现下降,毛利率较上年分别减少24.5、5.68个百分点。

另外,*ST运盛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也影响了公司盈利,去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约0.33亿元,同比增加56%。公司参股10%的子公司上海哲珲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因其第一大股东、法人代表郭虹涉嫌集资诈骗陷入兑付危机,公司对其权益计提减值准备近0.23亿元;公司还对2015年收购的控股子公司健资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下称健资科技)的账面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近0.12亿元。

从目前的业绩表现来看,可以说*ST运盛转型成功仍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一方面截至去年公司原有的房地产业务仍有超过20%的收入占比,且其成本的增长对公司盈利影响较大;同时公司医疗业务布局5年来主要依靠融达信息这一家公司,虽然其收入保持增长,但更高的成本增长导致以该公司为核心的医疗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从2014年的78.37%下降至去年的60.72%,三年下降近18个百分点。

健资科技 ST运盛卖资产拼凑出盈利业绩 但成本和资金压力仍在

但是从行业看,医疗信息化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而融达信息正是一家从事区域卫生信息化、中医药信息化和医院绩效管理信息化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的企业,主要业务是软件销售。

在融达信息已有成熟产品或模式的情况下,*ST运盛医疗信息化业务的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市场份额拓展来实现。但公司市场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与同在上海本地从事医疗信息化业务的卫宁健康(300253.SZ)相比,去年其收入已达到12亿元,在华东、华北等核心区域优势相较明显,且布局时间更早更久,*ST运盛已落后太多。

不过*ST运盛的胃口不小,医疗信息化并不是其想要涉足的唯一业务,此前其已通过健资科技介入医疗器械销售领域,但目前公司与外方股东未能就该公司产品证件问题达成一致而导致经营停滞不前。

同时,去年公司还通过收购旌德宏琳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70%股权间接获得旌德县中医院60年的经营权,介入医院经营,并通过参与成立医院管理公司,意图进一步拓展医院管理和受托管理业务。

*ST运盛在年报中也表示,要加快步入医疗大健康市场的步伐,通过并购实现切入医药、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器械等细分市场的目标。这将对公司的现金流提出更高要求,而截至去年底公司的净流动资金仅有不到1.20亿元,未来公司转型或面临较大资金压力。

3月30日,*ST运盛股价跌停,报收6.48元/股,市值缩水至22.10亿元。

ST运盛再启“卖资产保壳”战

健资科技 ST运盛卖资产拼凑出盈利业绩 但成本和资金压力仍在

停产亏损子公司评估溢价近800倍,今年上半年再次亏损1400万

日前,ST运盛发布公告称,拟以2333.48万元转让其持有的健资科技51%股权,用于偿还所欠债务。值得关注的是,健资科技处于停产亏损状态,而评估公司却对其给出了高溢价,尤其是无形资产,溢价约795倍。此举受到了上交所关注,向ST运盛发出问询函。10月11日,针对健资科技的资产高溢价评估等问题,ST运盛回复了上交所问询。

此交易在业界看来,是ST运盛在年底打的又一场卖资产保壳战。去年,连续亏损的*ST运盛通过卖资产获得的收益,使2017年的业绩扭亏为盈,并成功摘“*”。2018年上半年,ST运盛再次陷入亏损状态。“公司转型后的布局有些乱,进入的领域都不是快速增长领域,频繁卖资产保壳不是出路。应该设计一个整体的转型战略吸引资本关注。”北京鼎臣医药咨询管理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说。

转卖停产子公司,无形资产溢价795倍

9月28日,ST运盛公告称,为盘活资产,整合资源推进公司发展战略,拟以约2333.48万元转让公司持有的健资科技51%股权。受让方为苏州健资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资医疗”),该公司由健资科技的另两大股东合资设立,因而构成关联交易。因健资科技对ST运盛拥有约2385.48万元债权,这部分与受让款等额抵销后,ST运盛还将支付健资医疗52万元。ST运盛预计,本次交易将为公司产生投资收益暂估约为人民币108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北京中天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健资科技资产评估报告显示,健资科技净资产为2461.86万元,评估公司给出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4449.92万元,高出80.23%。其无形资产仅为1.97万元,评估价值为1568.18万元,估值溢价高达795倍。而健资科技2015年至2017年均处于亏损状态,今年1-8月的利润总额也只有37.3万元,且该公司于2017年三季度停产,至今未取得GMP认证,部分产品未能取得产品注册证,产品无法对外销售。

上交所要求ST运盛说明健资科技的债务情况、无形资产及其未来收益的基本情况,并质询其相关收益预测是否合理审慎。同时要求评估机构说明其评估采取了哪些尽职调查措施,是否勤勉尽责,在评估中对健资科技停产一事的考量等。

针对证监会的问询,ST运盛回复称,2017年因各股东对健资科技未来经营方向产生分歧等原因,导致健资科技发展受影响,无形资产失去价值。但目前各股东已经达成一致意见,随着此次交易完成,大股东变更,未来健资科技运营可以进入正常阶段。评估公司则认为,在上述基础上对健资科技未来的收益预测合理。

转型后屡屡亏损,ST运盛借卖资产保壳

ST运盛现名为运盛(上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来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建设。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2014年开始逐步进入大健康业务领域,目前主营业务为医疗信息化、医院管理、医疗设备等,服务对象为政府、医院、卫生院、病人等,但仍未完全退出房地产业务。

实际上,ST运盛的转型并太不顺利。年报显示,公司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超7024万元、2016年亏损超5688万元,公司因此于2017年4月21日被“*ST”(*ST是经营连续三年亏损被进行退市风险警示的股票)。

2017年,为盘活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ST运盛陆续出售和处置剩余房地产项目,加快向医疗大健康行业转型。此举让公司在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成功摘星变更为“ST运盛”(ST是指连续两年亏损,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自2018年4月12日起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交易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仍为5%。

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1.13亿元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28%。主要原因是转让其持有的成都九川机电数码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运川实业有限公司股权及处置仁庆路509号(浦东国际机电数码园)12幢1-2层房屋等所致。不过,公司扣非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连续多年均为负数。公司也在年报中称,公司主营业务尚处于转型期,未来增长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难以判断公司前景。公司管理层今后将持续改善经营情况,争取尽快实现主营业务的扭亏,把主业做大做强。

上述资产转让行为被业内指为ST运盛出售资产拼凑业绩,卖资产保壳,是ST运盛大股东多次向上市公司“送利润”。因高溢价出售上述三处资产,上交所曾发函要求公司说明关联交易评估作价的依据与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利润调节的考虑。当时公司对利润调节等予以了否认。

专家称,卖资产保壳对经营没有帮助

出售资产并未给公司带来转机。2018年上半年,ST运盛再次亏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19.36万元,旗下四家公司中,仅有主营医疗设备的健资科技和主营医院管理的旌德宏琳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微薄盈利,净利润加起来为36.97万元;医疗信息化板块的两家公司(上海融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丽水运盛人口健康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亏损共计1569.12万元。ST运盛称,行业政策变化导致服务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医疗信息化也受到较大冲击,若公司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公司生产经营将受到不利影响。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将坚持自己的发展战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避免现有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针对ST运盛卖资产保壳、公司持续运营能力及战略布局等问题,10月13日,新京报记者向公司发去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日未收到回复。

“公司进入的领域都不是快速增长领域,很难快速盈利。”北京鼎臣医药咨询管理中心负责人史立臣指出,ST运盛目前主营的医疗信息业务主要是和政府合作,付款周期长、利润低,且项目目前只局限于小区域,没有铺开。而医疗器械方面的产品品种少,且面临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医疗服务方面,布局的中医院投资周期长、盈利慢,整个中医院行业近些年都不太景气,全国盈利的中医院非常少。从整体而言,公司进入的都是小众领域或难赚钱的领域,未切入医疗行业的快钱领域,未来公司经营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这样肯定只能是卖资产保壳,但这也只是账面上的盈利,对公司经营没有帮助。”史立臣指出,公司业绩经营提升需要时间,不能单靠经营利润支撑公司运营,应设计好整体的转型战略,讲好未来发展的故事,吸引投资人关注。

(责任编辑:王擎宇)

健资科技 ST运盛卖资产拼凑出盈利业绩 但成本和资金压力仍在

相关问答

哪个公司保健食品代加工质量好,价格低?

保健食品的OEM代加工的话,永安康健药业不错的,保健食品GMP生产线认证的企业。你可以到官网看下他们...

为什么我测血压一次比一次高呢?_千问健康

为什么我测血压一次比一次高呢怎么办?

保儿宁颗粒是治疗什么的_千问健康

儿子最近老是发烧,而且有的时候还咳嗽的不行,抵抗力一点都不会,后来我听我的一个同事说他儿子以前也是这样后来给他喝了保儿宁颗粒好多了,不知道保儿宁颗粒是治疗...

中融信托有得过奖吗?

有的,比如近期,在2020年8月7日,中融信托凭借优良的经营业绩、诚信的品牌形象、稳健的资产管理、审慎的风险控制和持续...有的,比如近期,在2...

小儿疳积宜吃那些食品_千问健康

小儿宜吃那些食品

...资(  ) 锈(  ) 即(  )宠(  ) 侨(  ...

[最佳回答]描写花猫念叨叼走河畔相伴依仗拐杖油漆膝盖包罗萝卜实施拖把桂花挂上疏落蔬菜直径经过联络落水光芒白茫茫姿势资本绣花生...

【我要找新华字典有10笔和14笔的字,什么都可以,要刚好14笔的...

[回答]10乘羞凉剥剧剖匪陵陪陶陷兼冤倍倡倘倒俯健借俱倦倾倚债读课谅请谁谊诸谈荷获莲莫徒徐递逗逢逝透途...

源力德海参多肽饮品品牌好吗?

[回答]源力德秉承“打造中国海洋生物健康养生产业恒久民族品牌”的宗旨,累计投.资近6000万元(两处)占地30亩,按现代企业标准,新建了标准化海洋健康养生食...

两手颤抖。在哈尔滨医大二院做了核磁共振,。_千问健康

共济失调。说话不清,上肢伸出时,两手颤抖。在哈尔滨医大二院做了核磁共振,大脑没发现问题.怀疑是小脑共济失调,该院无确诊此类病设备,需到北京进一步确诊。如果确...

烟台蓬莱源力德海参多肽礼品装贵不贵呢?

[回答]3.根据市场开发的不同阶段,公司提供产品广告及各类宣传资料。4.公司根据实际办/理和提供必要的利于产品销售的证件。5.公司后续系列产品优先代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